8月8日,记者采访了一位义肢技师武振兴。1982年出生的武振兴,是锦州市一家医疗康复器械研制企业的义肢技师,身高不到1.6米,皮肤黝黑,笑起来一脸阳光。若不是他挽起右腿的裤管,没有人会知道他的右小腿是义肢。
武振兴说,10年前在河北省某煤矿打工时,因意外事故造成右小腿截肢,伤后他装上了义肢。在残联的帮助下,身残志坚的武振兴在北京学习义肢制作,因为自己有深刻体会,让他对义肢技师这个行业理解得比其他人更深刻,3年后他考取了国家注册技师资格证书,之后被分配到锦州成为义肢技师。
在锦州的7年时间里,武振兴为452名肢残人做了义肢。武振兴每天都和石膏、硅胶、金属关节打交道,他的工作室总是散发着刺鼻的气味。制作一个义肢要通过取型修型、抽真空成型、装配、训练,再交付使用这一系列流程。在取型前,武振兴要对患者的患腿进行多项数据的测量与记录,以保证后期义肢佩戴起来的舒适度。修型是一个相对枯燥的过程,需要不断打磨比对才行。模具完成后还要进行与金属关节的合体装配,之后要对安装义肢的患者进行适应性训……一个义肢的完成,每个步骤都不能马虎,因为是直接接触到人肌肤的东西,差一点都有可能给患者造成很大的不便,这就是一名义肢技师的工作。
转载□辽宁日报记者/万 重 摄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